“凉风有信,秋月无边,亏我思娇情绪,好比度日如年。”上世纪就已传唱香港的《客途秋恨》,在罗玉梅(Law Yuk Mui)的“电影现场”(improvised cinema) 词穷乐断。幽暗房间里,只有竹板在按着原曲敲击。二胡的弓弦在箱体皮面上拉擦,不成腔调。红绿蓝黄的彩色小球,一开始被仔细放置,临结束时演者却将它们抛入空中;有的砸中了地面上晃动的铜镲,金属回响如旅程将尽,大梦初醒。物与人欲歌而声咽,声响叠着声响,人影叠着人影,却总不成旋律,总有空寂。看资料时,我才知晓那二胡的噪声竟是曾被大陆反复播送、跨越海峡的《思乡曲》。表演者Jonathan也是有名无姓之人——在华人祖先流散到印尼的旅程中,祖先姓氏遗落海底。
《客途秋恨》(2022)的录像在展览里只是一方小小屏幕。我得捂紧耳机才能辨别哪些声音来自屏幕中的幽暗之境,哪些声音来自身旁日光灯下的攒动人群——两方迥异时空,凄苦、欢庆不可相语。“青喉:开始搅动”在香港巴塞尔艺博会期间出现于香港会展中心的三楼。白色展板错落围出一片半开放的区域,对面即是承办方Art Central展会的入口。展览聚集了16位有香港生活经验的艺术家,由万丰和叶伟靖策划。表面上,这次展览是对香港本土艺术家的呈现。细看,他们的作品中满是“本土”的震荡——更准确地说,是身心在家宅、街头、四海的不可安顿。人如此脆弱,即便勤恳上班仍有奔命时的茫然。我一进场先看到的是王顺瑜的丝上水墨画,标题便直接说明了如我般当下年轻人的境况:《我妈说她供我读那么多书就是想让我在外面长出息。可是发现工资一说出来好像也攒不到钱。我想要的是攒钱不是工资高》。
《客途秋恨》的创作者罗玉梅近年从香港移居日本,这作品的英文名“The Song of Exile”,像是对应她自己和更多离乡人、离岸人的经历。而有关路途的作品不止这一件。展区里有个用铝箔纸和零食袋搭出的轻飘飘的帐篷,里头摆着摊开的行李箱、泡面、应急保暖毯和蒲团。塑料零食袋的衬里连缀成挡风薄壳,让人觉得应该是几位年轻好友一起吃掉膨化食品后做出来的。想象一下这狭窄天地中只有友人挤在一起,倒是也够温暖。但此时突然有位肥头大耳的和尚,裹着红色僧袍钻进帐篷,探出头来让众位陪客拍照。他脸上的嬉笑让我担心他屁股一歪,帐篷便会被就地掀翻。此刻的错乱感也被帐篷的创作者凌中云(Ling Chung Wan Kevin)调侃了:这作品原本叫《扎营》(2021),现在则叫《登陆于会展的帐篷与启德》(2017–23)——“启德”,是启德机场吗?劳丽丽(Lo Lai Lai Natalie)在录像《阿茲特克饮料》(Aztec Drink,2018)里讲述了自己由于咖啡因过量在飞机上心悸的经历。她配上的动态图像却是流水线上成群结队的罐装饮料:录像正放、倒放、卡顿,流水线正流、逆流、停滞。她最终有惊无险抵达目的地,内在的爆破渐渐平息。两件作品在平易近人的表面下隐隐透出创作者矛盾复杂的状态:困于此地的难捱和脆弱,飞行时刻的兴奋和幻梦,螳臂当车时的幽默和叹息。人,无法平静。
如果把离散作为隐喻,破碎、废弃、重生的意象贯穿了整个展览。离开故乡时,家中的神明要一起从启德机场离开吗?许多港人在离开时会将庇佑自己和家人的神像重新安置在神像山上。这几年飓风过境,有的神像碎裂,也有新的神像上岛,从人间回返山水间。何兆南(South Ho)拍摄的《神话避风所》(2018/2023)在展场变作垂帘;没有穿堂风,但人不经意间会发现自己正与神相视。朱颂琪(Maggie Chu)的《秃石记》(Barren Rocks Reminiscences,2021–22)远看只是趴在墙面、停靠在桌板上的碎屑,走近才能辨认出,墙面上的黑白和彩色香港风景明信片,正依着山峦流线被拼成条带。天空、海洋注入彼此,楼宇、人影悉数裁出。被剪下而倾倒着的中环高楼正落在桌板上,与石头、混凝土、金属线、泥块、废纸壳、螃蟹壳相互嫁接,形成种种异形生命。假如展览里欧阳应霁的《顽石说》(2021)还留有《西游记》和《石头记》中通灵顽石的浪漫幻想,朱颂琪捏出的纷杂“秃石”则写实得多,都是未得造化的刍狗众生。在香港,万物为活下去而活成混乱绞缠。此处的海岸、水流、鱼蟹,此处的南逃客、混血儿、水客小贩,承受填海造陆,承受狭窄逼仄,承受权力更迭。哪一番不是血肉横飞、心神倒转的暴力。
《再化为鱼类》(2023)和《神沙》(God Sand,2017)匍匐在地上。谭敏晴(Michelle Tam)在裹着发泡胶的水泥块上垒起蚝壳;香港街头的高哼(Go Hung)把废纸壳化为纸浆,塑成如蜗牛般半瘫着的一毫(ten cents)香港硬币(硬币年份的前三位似乎是“201”)。《树蛙的下落》(2022)垂悬而下,卢永滔(Ringo Lo)把一串叮叮当当钉在墙头,长链上挂了一个反光水壶、许许多多把钥匙和日漫人偶——少年人的神明相聚,远看如藤蔓,甚或是情人锁。年少时的友谊,以后会是暗夜中的光源吗?这几件作品的材料、名字都含有非人元素。或许是生者不可承受现实时向自然和神明的移情,也或许是借物言身——与时事报纸(韦邦雨[Wai Pong Yu]《山河变奏 9》,2019)和监控(挨壁靠事物所《天眼CCTV》,2022)有关的作品,补齐了展览回应的社会现场。艺术家都处在此时此刻,在时代的漩涡中遭受压制、驱逐、失意,同时生发出抵抗和团结。年轻人大量使用来自香港街头和自然环境的现成物绝非偶然:身处激烈冲撞的现实之中,逼迫而来的问题正是如何重叙此地此身,如何处理绞缠的历史、记忆、言说,如何谈论自己,如何谈论自己和“香港”。
展览标题“青喉”取意于印度教的“搅动乳海”传说。贪婪的神明为了获得不老药而搅动乳海,新的世界诞生于此,也诞生了毁灭世界的剧毒。宇宙与毁灭之神湿婆为拯救世界喝下毒液,他的喉咙因此变为青蓝色。从这一借用看,策展人将艺术家比作搅动世界、回应世界的“青喉者”,意味着他们终将投身于时代。剧烈震动的社会催生创作者表达。他们也将进入地壳、海沟深处,与水泥、蚌壳一道,重塑下一世人类。但相比这种乐观,我在展览中感受到的更多是无可选择。离开香港后,我反复回想起《客途秋恨》里支离破碎的声响。那说的是,离岸人辗转反侧之不可停,离散者畅然自叙之不可能。
作者
聂小依是一位研究者、写作者、策展人,日常参与ArtReview 中文版(《艺术世界》)、LEAP(《艺术界》)、歧路批评的编辑。她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博士研究《从策展到策动》通过重访跨文化语境的个案梳理了“策展”自1990年代以来在中国的出现和再发明过程。目前,她作为研究员参与广州时代美术馆和时代艺术中心(柏林)的项目“三个争议的场域——漫长的就是年代及其当世寓言”。2020年, 她获选国际艺术评论协会(英国)的新兴艺术写作者。她曾参与OCAT研究中心(北京)、Gasworks(伦敦)、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节(厦门)、丽水国际摄影节的展览项目的研究和策划,曾在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Visaual Art、中国美术学院、Asia Art Activism、Centre for Chinese Visual Arts、OCAT等机构分享研究。
展览信息
青喉:开始搅动
Art Central,香港会展中心
2023年3月23日至3月25日
感谢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对本文稿酬的支持。
感谢沈军和赖非的编辑支持。
Comments